耐火制品的各种理化指标有: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耐磨性、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等,具体说明参考如下:
耐火制品的气孔率:存在于耐火材料的气孔是由原料中的气孔和成型后颗粒间的气孔所构成。它大致分为三类:(1)开口气孔:存在于制品表面,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外界相通。(2)闭口气孔:封闭于制品内部,与外界处干隔绝状态。(3)贯通气孔:贯通制品两面与外界相通的气孔,能为流体通过。通常将上述三类气孔合并为两类,即:开口气孔(包括贯通气孔)和闭口气孔。开口气孔体积占总气孔体积绝大多数,闭口气孔体积则很少,并且难于直接测定,因此制品的气孔率指标常用开口气孔(显气孔率表示),即制品中所有开口气孔的体积占制品总体的百分数。它直接表示制品的致密程度,直接影响耐火制品的其它物理指标和使用性能。
耐火制品的常温耐压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是指常温下耐火材料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较大压力。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很少由于常温下的静负荷而破坏。常温耐压强度主要是表明于制品的烧结情况以及与其组织结构相关的性质,另一方面能通过常温耐压强度间接地评价其它指标。
耐火制品的耐磨性:耐磨性是指耐火材料抵抗坚硬材料或气体磨损作用的能力。耐火材料的耐磨性不仅取决于制品的密度、强度,而且也取决于制品的矿物组成、组织结构和材料颗粒结合的牢固性。一般来讲,制品的耐压强度高、气孔率低、组织结构致密、烧结良好的制品有较好的耐磨性。目前无规定耐磨性的测定标准,一般不测定耐火材料的耐磨性。
耐火制品的耐火度: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融化的性质称耐火度。决定耐火度高低的较基本因素是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及其分布情况。因此,耐火度无疑是判定耐火材料质量的一个指标。但达到该温度时,材料不再有机械强度和耐侵蚀。因而认为耐火度越高砖越好是不适宜的。同时,耐火材料在使用中经受高温作用时,通常还伴有荷重和外物的熔剂作用,所以制品的耐火度不能视为制品使用温度的上限,需综合考虑其它可能,作为合理选用耐火材料的参考。
耐火制品的荷重软化温度:荷重变形指标是耐火材料在高温和荷重同时作用下的抵抗能力,也表示耐火材料呈现明显塑性变形的软化范围。固定试样承受的压力不断升高温度,测定试样在发生一定变形量和坍塌时的温度,称为荷重软化温度,它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把材料的结构性能明显的表现出来,因而可以对耐火材料作出较的估价。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1)实际使用条件下所承受的荷重要比0.2Mpa低的多。由于负荷低,制品变形的温度将升高。(2)砌体沿厚度方向受热不均匀,而大部分负荷将由温度较低的部分承担。(3)在使用条件下制品承受变形的时间,远远超过试验时间。(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耐火材料还可能承受其它种类的负荷。